昆明理工大学冶能学院
js33333线路登录 >> 学科科研 >> 科研平台 >> 正文

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更新日期:2020-07-04

2014年2月11日,科技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下文,批准依托昆明理工大学建设“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实验室主任为王华教授,副主任为杨斌教授、马文会教授、文书明教授。第一届学术委员会主任为孙传尧院士。昆明理工大学为了保障实验室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成立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管理办公室,采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副主任领导下的管理办公室负责制”的运行模式。管理办公室主任为徐瑞东教授、副主任为田国才教授和魏永刚教授,综合办公室主任为黄凌云博士。

根据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需要,设置了四个特色研究方向,即:

多组元矿物分选与提取:研究复杂矿物晶界微观力学特性、表面离子价态迁移规律、药剂吸附自由能演化机制、矿物微粒界面不同分子间的引力耦合机理以及矿物选择性解离的力学机制和分选规律,丰富和完善典型复杂有色金属硫化矿和氧化矿分选理论体系。

真空分离与提纯:研究多元金属真空蒸馏过程中元素相互作用机制、金属蒸气分子扩散与能量传递之间的耦合机制;真空条件下多金属硫化物分子间的缔合行为与解离规律,多金属氧化物真空热还原多相反应机理。丰富和完善多元合金体系真空蒸馏分离理论。

非常规冶金理论与方法:研究微波外场下复杂有色金属矿物行为及微波耦合机制、界面作用机理及包裹体微波强化解离;复杂有色金属矿物干燥、煅烧、还原、浸出等过程的微波强化反应原理和动力学规律。建立和丰富典型复杂有色金属资源微波处理理论。

冶炼过程强化与节能:针对典型复杂有色金属资源的清洁利用,建立物质流-能量流耦合优化模型,探索最佳运行模式,剖析能量利用机制;探索“闪速熔炼”、“熔池熔炼”等典型冶金反应过程最佳的运行模式及协同机理,构建典型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节能理论。

实验室组建了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合理的创新研究团队,满足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需要。实验室现有87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高层次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入选者1人、云南省科技领军人才3人、云领学者5人。“有色金属真空冶金”与“冶金节能减排”团队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有色金属真空冶金”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并获得滚动支持;“微波能应用及装备技术”、“复杂难处理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分选”、“复杂有色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等6个团队入选云南省创新团队。依托实验室建设的张懿院士工作站、张文海院士工作站、何季麟院士工作站运行良好。

实验室坚持“整合资源、突出特色、重在建设”的原则,整体规划,科学论证,形成了集“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一体,多学科互容、设备精良、运行高效的综合创新研究平台,拥有透射电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微区电化学测试仪等大型精密分析测试仪器设备,科研用房8000余平方米。实验室批准以来,充分发挥了在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领域的理论与技术优势,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300余项,科技经费近2亿元。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技创新奖1项,省部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4项;发表SCI论文10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00余件。实验室高度重视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在铜、锌、锡等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技术及配套装备在美国ECS公司、英国确信公司、云铜集团、云锡集团等企业应用,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引领了行业科技进步,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此外,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清洁利用国际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获得留基委批准,省部共建复杂有色金属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创新中心获得教育部认定。经过六年建设,实验室已形成了自身的特色和学术影响力,正朝着一流的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阔步前行


上一篇:真空冶金国家工程实验室

热门文章